top of page

「物有所思」個展
JEREMY FUNG SOLO EXHIBITION

2021年5月12日

今年的五月一年一度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將會舉行, 也是香港藝術月

資深傳媒人張寶華今年來一個新嘗試她找來一位很有天份的本地年輕藝術家合作在藝術氣氛濃厚的5月為他策展一個名為物有所思的作品展


我一直希望利用我在傳媒娛樂圈和商界工作的經驗推動本地藝術其中一項就是跟本地有潛質的藝術家合作為他們策展把他們介紹給香港人也把香港的本土文化推廣到國際。」

張寶華認為藝術是社會面貌一個好好的紀錄藝術家把他們對社會和生活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而香港藝術家一直得不到太多資源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因此被埋沒所以張寶華希望可以助本地的藝術家一臂之力為他們將來踏出世界打開第一度窗張寶華說今次合作的藝術家馮孟忠非常吸引她的地方是他的故事和他用不同物料創作的靈活度馮孟忠是少有的年輕藝術家人在只有30嵗出頭就可以靈活和純熟掌握不同物料利用它們的特性去做創作



我從小就對木頭, 鋼鐵這類物件特別鐘情。  別人覺得這些物料 很冷冰, 但是在我眼裡,它們都是有靈魂,有生命力,最重要是我對它們很有感覺。我用物料的前提是必須有感覺。馮孟忠說他只會用讓他有感覺的物料做創作。


馮孟忠的父親是典型的嚴父,他憶述父親在他小時候,對他教導好嚴謹,經常給他看面色,也很反對他修讀藝術,但他卻堅持不就範。


小時候 ,每次我不開心, 就會躲在房間的木櫃裡, 在小小的一本拍紙薄上不斷畫, 直至心情平靜為止 他笑說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他愛上木,一個小小的木櫃為小時候的他, 帶來了最大的安全感,是一個避開老父凌厲眼光的避風港。


木頭不會給人看臉色, 在我眼中,它們也不是你們想像中的冰冷,它們不多嘴, 不會煩擾你,不會傷害人, 它們善待每一個喜歡它們的人。


因此,馮孟忠第一個面向公眾的作品就是木雕,內容就是他的筆記薄


馮孟忠說藝術家不是看花畫花 看草畫草而是把看到的物件轉化, 把藝術家的心情溶入物件中,他說,這樣才是獨一無二的作品。


這次作品展,是藝術家的一個心情紀錄,把這兩年他看見香港的變化都轉化入大自然中,由它們代替他說故事。


© 2024 by Jeremy Fung. All rights reserved.

螢幕截圖 2023-07-26 下午2.55.25.png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