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家木版畫刻劃與亡父點滴

香港01 |

入木三分,是首次看見馮孟忠(Jeremy)木雕作品的形容詞。自小對木頭、鋼鐵類物件特別鍾愛的他,也擅於利用這些物料創作藝術品,「我用物料的前提是必須要對它有感覺,而我很喜歡木頭沒有情緒的特性」。對冷冰冰的物料感興趣,原來與他和亡父的相處點滴有關。

畫廊內掛着兩幅2米高的木版畫,刻上數百條無意義的條紋,今年31歲的馮孟忠形容,兩幅木版畫《A Forgotten Page 1》與《A Forgotten Page 2》是他童年的縮影,「爸爸是典型的嚴父,經常有面色,令我和3個妹妹都很怕他」。每次被嚴父責罵後,他便會躲進木櫃裏,逃避父親的目光,也在木櫃裏作畫,或是拿起拍子簿亂畫一通,「感覺躲在木櫃裏才能冷卻自己的情緒」。


被嚴父斥責 愛躲在木櫃裏作畫冷靜

於是,拍子簿上記載着他童年很多情緒,「我放空的時候經常在簿上亂畫,讀書時聽到有些理論不明白,也會先把它們抄下;小時候我很內向,只有一兩個朋友,他們偶爾也會在我的簿上隨便畫些東西」。他笑言雖然與這些朋友已很久沒聯絡,但雙方的互動永遠留在簿上,每次重看都覺得十分有趣。


「我用物料的前提是必須要對它有感覺,而我很喜歡木頭沒有情緒的特性。因為佢哋冇面色畀我睇。」——藝術家馮孟忠


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系的馮孟忠,後來在香港中文大學完成藝術碩士課程,不少作品甚至創作物料都與大自然有關,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創作時已能掌握不同物料的特性,其中木頭和鋼鐵是他的最愛,「我用物料的前提是必須要對它有感覺,而我很喜歡木頭沒有感情的特性」。他指父親性格嚴肅,經常「畀面色我睇」,令他不期然對死物和大自然產生親切感,「因為佢哋冇面色畀我睇」。他以不同大小形狀的鑿,在夾板鑿出不同深淺度的刻度,模仿他小時候在拍子簿亂畫的畫面,在如此巨大的木板上創作,少點力氣都不行,但馮孟忠笑說,兩件作品合共只花上兩星期時間便完成刻劃部分。


難忘小時候與父在公園散步

雖然父親不苟言笑,但其實父子情深,馮孟忠坦言,父親已去世十年,但自己一直對沒有與他好好溝通而耿耿於懷,可惜一切已無法回頭。畫廊另一邊亦有兩幅同樣以木版作物料,但以速寫形式創作的作品,「這兩塊小木版是公園的影像,小時候父親會帶我到鰂魚涌一個小公園散步,其實我們沒有什麼交流,我只顧四處張望,留意花草樹木,所以對那個公園便有這樣的記憶。」這兩幅作品分別命名為《1:00pm》以及《1:15pm》,未知是否馮爸爸習慣帶他散步的時間?


攝影:羅君豪

原文網址: 藝術家木版畫刻劃與亡父點滴 張寶華助策展:最難要撬開佢哋金口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2433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 2024 by Jeremy Fung. All rights reserved.

螢幕截圖 2023-07-26 下午2.55.25.png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